“洋部长”北大读博记

特卡·恩特哈布戴着茶色眼镜,背着一只风格简洁的背包,走进了古色古香的采访室。一见面,他便微笑着与《环球人物》记者握手致意。

见面前,恩特哈布正在教室撰写博士论文。2024年是他在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读博的第三年。他在同学中人缘很好,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位性格爽朗的“洋部长”——来中国脱产读书前,他是埃塞俄比亚贸易和工业部国务部长。

去年10月,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今年1月1日,埃塞俄比亚和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一道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恩特哈布讲起自己在北大读博这3年的故事,更有一番意义。

埃塞俄比亚位于东部非洲,东接吉布提、索马里,西邻苏丹、南苏丹,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全国2/3的面积是高原,平均海拔近3000米,有“非洲屋脊”之称。埃塞境内湖泊众多,青尼罗河发源于此,水资源丰富,又被称为“东非水塔”。埃塞面积超过11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亿,是非洲的一个重要国家。

近年来,埃塞发展进程加快,提出了《2021—2030十年发展规划》《内生经济改革计划》等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制造业,促进投资和开发工业园区及经济特区。恩特哈布在这些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他本科和研究生学的是公共政策相关专业,毕业后就进入政府工作,负责过皮革、综合农产品工业园、欧盟投资等项目,担任过国家投资委员会副专员、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和善治主任等职。“制造业领域的招商引资是我的专长。在投资委员会,我吸引了许多制造企业前来投资,调任贸易和工业部部长后,更将工作重心完全放在了制造业上。”

2008年,恩特哈布以政府官员身份首次来华。此后10多年间,他多次来华,见证中国的发展。他回忆:“第一次来中国时,移动支付远没有现在这么方便。那时候没人知道中国生产的汽车。如今,比亚迪等中国产的电动汽车已逐渐在全球流行,这令人印象深刻。”

2021年,恩特哈布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到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该学院成立于2015年,是培养人才和开展发展中国家研究交流的平台。这一年,埃塞在华留学生有3000多人,与中国的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非常深入。“之前作为政府官员来华,大家都对我很客气。当我成为一名学生,作为普通的‘老外’生活在北京时,我发现这里的人们依然这么友好、善良。不懂英语的老人试图帮我选菜,可爱的小孩子想要与我合影。我同来自亚洲和拉美国家的同学相处融洽,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新东西。”谈到“从部长到博士生”的体验,恩特哈布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学术方面他更是受益匪浅。“学院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现代化、工业化进程及科技发展的机会。”他曾前往杭州参观阿里巴巴集团总部,最大的体会是“技术革新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中国人无需去政府办公地点就可远程享受到政务服务,这让他印象深刻。还有微信,“功能强大,可以聊天,可以支付,可以谈生意,可以做任何事情”。在参访深圳证交所等地后,他感到“深圳人非常有责任感,发展的愿景是发自内心的”。他也为深圳企业进行全球化布局并不断尝试在国际舞台上完善自己的远见点赞。

恩特哈布的博士论文聚焦于埃塞如何发展工商业,特别是政府如何以政策带动纺织与服装产业的发展。他说,这些产业在埃塞处于发展初期,需要政府支持。而在中国,这些产业已相当成熟。“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相关政策有值得借鉴之处。我不只是为了完成毕业论文,而且要观察中国在这方面的做法。能从中国学到真本事才是我的初衷。”

恩特哈布说,完成论文后他将向阿比总理和其他部长汇报这几年的学习成果,并希望能在埃塞的纺织和服装产业领域学以致用。“回国后,我有很多经验可以应用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中。”他也说,自己从中国学到的最大智慧就是要因地制宜,“我们的工作效率、企业文化等与中国不同,在搭乘中国这辆‘发展快车’时,也要结合自身情况,不能照搬‘中国经验’”。

在中国读博的几年里,恩特哈布去过很多城市。他觉得成都美食和他的家乡风味非常相似,那就是各种辛辣。“我非常喜欢成都这座城市,这里不仅有大熊猫,还有和家乡一样的味道。”值得一提的是,阿比总理访华时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参访,也被大熊猫“萌”到了,说了一个心愿:“希望埃塞俄比亚也有一只真的大熊猫!”

恩特哈布的女儿目前正在武汉大学学习中文,两年语言预科班后,她计划继续在中国深造。龙年春节,父女俩就在中国一起度过。恩特哈布还打趣说,“我的女儿就是我的小翻译官”。

由于不懂中文,恩特哈布在中国乘公交时常会遇到麻烦。有一次,他坐地铁坐过了站,只好向身边的陌生人求助。对方不懂英语,但靠着翻译软件帮他找到了所要搭乘的车,还送他去了站台,为此耽误了自己乘车。

中国人的热情让恩特哈布想起了老家。“埃塞俄比亚人和中国人一样,有很强的‘家’的观念,整个大家族包括祖父母、父母和孩子都住在一起,家庭是最重要的。”他提到,在北大求学这几年,每年学校都举办新年晚会,这是他最期待的,学生和教授聚在一起,来自各国的同学表演各自国家的传统节目,“正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留学数年,恩特哈布也开始喜欢上泡枸杞水喝。“我的中国同学会把一些水果干和植物根茎放在水里冲泡,这很有趣。我也渐渐开始尝试这些‘中国饮料’。除此之外,我对中医也很感兴趣,尝试喝过调理身体的中药。”他还自己网购这些“中国饮料”的原材料,“利用翻译软件,挑选商品是小菜一碟,退货也很方便”。

比起网购,恩特哈布其实更喜欢去超市,在那里他可以和店员、顾客聊天,尽管他不时因发音不准确闹笑话。比如,他想买“酒”,却被店员领往“猪”肉摊。不过,每个人都很乐意帮助他,这使得逛超市成了他的休闲方式之一。

在恩特哈布眼里,中国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国度,人们尊重传统文化,也善用现代科技。他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文化、美食、艺术最出名,但来到中国后,他发现中国人的现代化观念“也是无与伦比的”,科技的进步让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同时进步了。

互联网的发展,为年轻人搭建了一个赛博空间,短视频的流行让越来越多的埃塞俄比亚人关注中国、喜欢中国。恩特哈布告诉记者,很多埃塞年轻人对中国非常好奇,希望来到中国看一看。

恩特哈布说:“和中国一样,埃塞俄比亚也是一个拥有千年文明的古国。”早在公元前8世纪,那里就建立了努比亚王国,公元前后出现阿克苏姆王国,13世纪又兴起阿比西尼亚王国,19世纪初分裂成多个公国。1889年,绍阿国王孟尼利克二世统一全国,奠定了现代埃塞俄比亚疆域。

中国和埃塞俄比亚是1970年建交的。第二年,80岁高龄的埃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正式访华,两国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20世纪,埃塞政局屡经变迁,1994年通过新宪法,1995年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成立,改总统制为议会内阁制。2018年,阿比出任总理,连任至今。

中国和埃塞的经济技术合作从1971年开始,迄今已为埃塞建成了公路、兽医站、发电站、供水工程等大量成套项目。如今,中国是埃塞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和第一大工程承包方,而芝麻、乳香、没药、皮革、棉花等,是埃塞对华出口的重要产品。2017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23年,两国又建立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

恩特哈布说:“中埃两国的关系一直很牢固,并维持着向好的状态。两国合作的(主要)领域也非常清晰,一个是投资,另一个是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正为埃塞工业园区和经济特区建设提供支持。恩特哈布介绍,很多中国企业在埃塞投资建厂,参与工业园区开发。他说,中国有先进的制造业,在农业、采矿、能源方面也有不凡表现,这些都是两国未来可以合作的。“我看到中国农民如何使用农业科技,并目睹了技术如何让他们的工作更有效率。”

恩特哈布还提到了非洲第一条中国标准跨国电气化铁路——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铁路(以下简称“亚吉铁路”)。这条铁路为埃塞打通了连接海上通道之路,推动了其沿线重要城市的经济发展,埃塞首个自由贸易区德雷达瓦就在这条铁路沿线。亚吉铁路是海外首次采用全套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造并由中国企业负责运营的铁路,从投资、建造到运营,中国企业都深度参与。恩特哈布说:“这项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成果。”他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强加一种预先确定的发展模式,能有效避免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因文化和价值观差异而产生的潜在冲突,可以为非洲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绝好的机会。

如今,两国正进一步加强平衡、互利的贸易伙伴关系,中方继续鼓励并支持包括农食产品在内的埃塞产品对华出口,欢迎埃塞方用好非洲农产品输华准入“绿色通道”。恩特哈布说,包括埃塞在内的非洲国家要抓住这个机会,进入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预计2025年中非贸易额将扩展到3000亿美元”,而“庞大且仍在增长的非洲农产品进口”将为这个目标的实现提供动力。

2月17日,非洲联盟(非盟)第三十七届首脑会议在位于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非盟总部开幕,峰会的核心议题聚焦地区安全局势、非洲大陆发展、非盟改革、提升非洲影响力等。

埃塞总理阿比在开幕式上说,非洲的崛起对世界至关重要,非洲大陆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创造就业岗位。本届峰会的主题是“培养适应21世纪的非洲人:在非洲建立富有韧性的教育体系,让更多人获得包容、长期、优质且符合实际的学习机会”。这与去年8月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中方提出的“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不谋而合。

恩特哈布说:“作为非盟总部所在地,埃塞俄比亚起着通往其他非洲国家的重要门户作用。”他认为,通过加强与埃塞的合作,中国能进一步扩大与其他非洲国家的合作。“这些合作可涵盖多个领域,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等。”

在恩特哈布看来,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了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这是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的”。“走上现代化道路,并没有让中国人忽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中国将这种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融入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这是尤为珍贵的。”

他说,中国走在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上,这得益于科学而有力的领导、不断完善的治理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本国国情的深刻理解和广阔的国际视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经验,“将帮助和启发更多发展中国家走上繁荣之路”。

文章来源:环球人物网

https://www.globalpeople.com.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id=107154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