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电影与音乐剧创作漫谈”主题论坛活动通知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将于2013年5月13日举办“小说、电影与音乐剧创作漫谈”主题论坛,主讲人著名作家苏童;嘉宾著名学者王一川、陈晓明、陈旭光、著名作家格非,著名诗人欧阳江河,音乐剧导演周映辰等出席。

本次论坛举办的契机为音乐剧《大红灯笼》的成功演出:作为“学院派”艺术作品在艺术创作实践中的首度试水,从2013年1月16日首次公演到现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大红灯笼》这部作品不断获得众多观众、媒体乃至业界广泛的认可和肯定,这无疑从各方面都证明这次探索是成功的。本次论坛将从学院切身的舞台创作经验出发,围绕文学艺术、影视艺术和舞台艺术三种艺术形式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艺术联动发展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当下中国文化艺术市场的焦点话题:从文学艺术到电影艺术再到舞台艺术,三种艺术在同一题材下如何实现互通与联动。这种艺术上的联姻在中国尚属一个新的课题,但在西方的艺术产业中,早已成为一个基本的事实,其产业化发展己经相当成熟。当下的中国市场中,如何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对同一个艺术文本进行改编和演绎,还没有人进行充分的研究。因为利益的驱使,人们单纯求快,很容使最后的作品沦为“艺术快餐”。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可以说是现当下被多种艺术形式改编并获得成功的代表作品。而正是这种成功,相信可以作为一种范例为业内人士对中国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进行模式性探索。以此为契机举办此次论坛,可以说是理清当下中国文化艺术市场发展脉络,寻找文本艺术、荧屏艺术、舞台艺术三种艺术联动发展的模式探索,并以此为借鉴为今后的中国艺术文化市场发展给予一定的启示,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此次论坛,特别邀请了文学、影视、舞台三界重量级人物,包括著名作家苏童、格非,著名诗人欧阳江河,影视界知名学者王一川、陈晓明、陈旭光、,音乐剧《大红灯笼》导演周映辰等,三个领域的专家将在论坛上面对面,相信定会迸发出大家的智慧和艺术的火花。

论坛主题:小说、电影与音乐剧创作漫谈

主讲人:苏童

论坛时间:2013年5月13日 晚7:00

论坛地点:二教205

论坛嘉宾:著名学者王一川、陈晓明、陈旭光,著名作家格非、欧阳江河等。

主讲简介:

苏童,中国当代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与莫言、余华并列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品《米》《红粉》《妻妾成群》《已婚男人》《离婚指南》等,其中篇小说《妻妾成群》被多次改编,不仅有张艺谋改编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与音乐剧中心制作的音乐剧《大红灯笼》也于2013年初登上舞台,获得了观众和业界的广泛好评。

嘉宾简介: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2005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高校影视联盟副主任委员,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高教影视学会理事、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电视家协会高校艺术委员会理事。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评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欧阳江河 著名诗人,著名艺术策展人,著名书法家,著有《凤凰》、《玻璃工厂》等多部影响深远的作品。现为《今天》文学社社长。

格非,著名作家,原名刘勇,笔名格非。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讲写作、小说叙事学、伯格曼与欧洲电影等课程。主要著作有《格非文集》、《欲望的旗帜》、《塞壬的歌声》 《人面桃花》等。有英、法、日、意等语种的单行本在国外出版。于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从此以“叙述空缺”而闻名于“先锋作家”之中;1988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更是曾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是人们谈论先锋文学时必提的作品。

周映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系副主任、副教授,中国广播电视政府奖声乐金奖获得者,音乐剧《大红灯笼》导演。其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并重,集创作、导演、表演、教学于一身。多年从事音乐剧教学研究工作,创立音乐剧高端培训品牌“北京大学国际音乐剧大师班”,并积极投身于公益教育,面向北京高校创立了音乐剧公益教学项目“北京大学音乐剧公益课堂”等。

 

编辑:素馨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