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 “风雨无阻向前行”——北京市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北京市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市委书记尹力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秀领代表,市委副书记刘伟代表参加审议。北京团审议热烈。大家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充分体现出国务院和各级政府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的作风,过去一年成绩可圈可点,这是一个实事求是、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尹力

尹力代表发言说,赞同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务院和各级政府认真履职、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图景。我国经济增长保持全球领先,长期向好的基础更加坚实;科技创新实现一系列突破,新质生产力呈现蓬勃生机;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更加充盈;社会和谐稳定,与动荡不安的外部环境形成鲜明对比,风景这边独好。北京市牢牢把握首都职责使命,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力加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成绩的取得,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们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风雨无阻向前行。尹力说,今年的任务艰巨繁重,北京市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以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要坚定信心,着力做好稳预期稳就业稳增长。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千方百计为中小微企业排忧解难,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要用好政策,注重提高效率效益效果。用好国债资金,聚焦“三大工程”、城市更新、灾后重建等做好项目实施和谋划,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抓好政策兑现,把实施效果体现在引进企业、项目、投资上。统筹好财政、货币、就业、产业、科技、环保等各项政策实施,形成合力、防止对冲。要强化创新,积极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深入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加快布局数据要素,积极投放新应用场景。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推动形成符合首都定位、彰显创新优势、厚植绿色底色、深化区域协同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要优化环境,充分激发潜力动力活力。抓好“北京服务”意见落实,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用好“两区”“四平台”,加快“双枢纽”国际航班恢复,提高来京旅游、留学和工作的便利度,引入更多标志性、有分量的外资项目。统筹好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挖掘消费潜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用国际化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故事。要改善民生,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紧扣“七有”“五性”,统筹办好民生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一微克”行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强韧性城市建设,夯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提升城市安全运行水平,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全国人大代表殷勇

殷勇代表发言说,赞同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一年,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北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抗击灾情、保障安全、化解风险、稳定经济、推动发展、改善民生,首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成绩的取得,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确立”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和最大保证。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深化“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要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携手津冀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统筹发挥首都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入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计划,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构筑北京优势。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两区”建设,打造营商环境“北京服务”品牌,在扩大制度型开放上深化北京探索。紧扣“七有”“五性”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上塑造北京品质。

全国人大代表亓延军

亓延军代表说,正是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才有党和国家今天的大好局面,才有首都北京和公安工作的发展进步。一要更加自觉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二要更加自觉扛起维护安全稳定的政治责任,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充分准备,坚守北京不发生规模聚集的安全底线;三要更加自觉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护航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化科技信息化建设,不折不扣抓好各项任务落实,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守护人民幸福和安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刘伟

刘伟代表建议,充分发挥首都科技创新的资源优势和超大城市的市场优势,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聚焦科技创新,扎实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着力发展农业和生物科技新质生产力。聚焦产业、发展模式、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构建现代都市型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聚焦城乡融合,以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为关键,着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聚焦党建引领,强化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 庞丽娟

庞丽娟代表建议,充分认识人口变化对教育的挑战与机遇,提前做好区域教育资源、教师资源配置规划,建立健全市级统筹的教师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教师培训的规划,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建立乡村财政涉教经费统筹机制;大力加强中西部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设立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加大对中西部地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加快其教育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布局建设;在北京等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教育家精神培育弘扬基地。

全国人大代表 郝平

郝平代表建议,充分发挥高校创新主体作用,培育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突破性成果;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鼓励高校“为国引才”,面向全球招聘优秀学者和青年人才,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机制;聚焦党和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培养战略人才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 王少峰

王少峰代表建议,全面推动京雄科创走廊建设,并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京雄科创走廊的发展范畴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为主题主线,积极打造技术研发—人才培育—中试孵化—规模应用的长科创发展平台,主动探索创新集成、赋能升级的大科创发展模式,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

全国人大代表 贾文勤

贾文勤代表建议,推动科技型企业、投资者了解和进入资本市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优势,用好相关政策,积极投资科技型企业和科创产品;进一步消除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隐性障碍”,推动保险、养老等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 赵民革

赵民革代表建议,聚焦企业重大科技项目,打造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体系优势,丰富智能制造的应用场景,健全数字治理体系,推动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深入推进工业遗存和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利用,用好互联网、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和“体育+”、“文化+”等元素,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 窦晓玉

窦晓玉代表建议,大力推进宇航观测、卫星应用、5G、大数据、微系统、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重视科技创新的同时,大力支持科普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 董进

董进代表建议,加大对以自主底层技术和标准建立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加强区块链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相关立法研究,保障智能合约等规范应用,推动相关产业有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 雷军

雷军代表建议,巩固拓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领先优势;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原文链接:【聚焦全国两会】“风雨无阻向前行”——北京市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北京人大 2024-03-06)

386748f62f11451990ebbc27f17aff60.png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